左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B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
(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 (填促进/抑制)下丘脑和A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填增加/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 调节机制,该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 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图甲中有个突触,①所指结构的名称是。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3)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最大差值约是毫伏。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导致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图中a~d为某些物质,e~g为某种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摄入大量含碱性的食品后,血浆中的(化合物)可与其作用,调节血浆中的pH,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维持[a]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是等(写出三种)。
(3)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其热量来源于,此时要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机体通过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4)血液中的白细胞能通过图中[ ]细胞吞噬处理侵入机体的微生物。图中[ ]细胞在增殖分化后能分泌出抗体;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来源于图中的[ ]增殖分化的效应T细胞。
(5)血浆中的蛋白质和NaCl等无机盐保持正常含量,有利于维持的稳定。
(10分,每空1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1)方法Ⅰ的主要育种原理是;方法Ⅱ的育种名称是。
(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此时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个染色体组。
(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分,每空1分)小家鼠毛色的黄与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让毛色、尾形相同的多对小家鼠交配,其中雌鼠的基因型相同,雄鼠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其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黄毛、尾弯曲 |
黄毛、尾正常 |
灰毛、尾弯曲 |
灰毛、尾正常 |
|
雌鼠 |
4/12 |
0 |
2/12 |
0 |
雄鼠 |
2/12 |
2/12 |
1/12 |
1/12 |
(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2)小家鼠尾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
(3)亲代雌鼠的表现型是________。子一代中灰毛、尾正常小家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不考虑毛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尾弯曲雌鼠与尾弯曲雄鼠交配,雌鼠产生卵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理论上的比例是________,后代的表现型及其理论上的比例是________。
(5)选取子一代中灰毛、尾弯曲的纯合雌鼠与黄毛、尾正常的雄鼠,进行一代杂交实验,请预期实验结果,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
—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试管乙中模拟的是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