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各阶层广泛但程度不同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单一化的分配方式——平均主义,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如今的20年经济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类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材料三: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政策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应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1)材料一中的曲线图反映了一国居民消费和公共物品支出之间的关系。概括从A点移动到B点所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并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我国20年来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核心的生产和创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止2009申请专利4000件,获得授权专利2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先后通过ISO9001、ISO/TSI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该企业整车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10年来,该企业已经让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结合材料及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11年增加64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长进入一个高峰期。据预测,2012年18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约在1700万人左右。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留学和失业人员纷纷返回国内就业,国内企业招聘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还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材料二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而高级工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则明显不足,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青岛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模具工,应聘者却廖廖无几。在浙江这个制造大省,机械设备装配工供需缺口为1:7,焊工供需缺口为1:8,数控车工供需缺口为1:21。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分别了什么问题?(6分)
(2)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面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青年学生应如何端正自己的就业观?(10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节能减排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普通百姓的支持。
材料一 “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十年来,北京市能源消耗呈现总量下降的趋势,下图为能源消费构成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图中的市场主体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
1978年 |
1990年 |
1994年 |
1996年 |
2005年 |
2009 |
基尼系数 |
0.18 |
0.34 |
0.37 |
0.424 |
0.45 |
约0.46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材料一所反映问题的合理对策。
材料一 2013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三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l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原因。 (6分)
(2)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