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
|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
|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
|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
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
| A.通过体液运输 |
|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 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
|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
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
|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 C.胞吞作用 | D.胞吐作用 |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
|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
下图中哪条曲线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
| A.曲线a | B.曲线 b |
| C.曲线 c | D.曲线d |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