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能灭火,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除杂剂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足量生石灰)
B. 铜粉中混有铁粉(足量稀硫酸)
C. N a N O 3 溶液中混有 A g N O 3 (适量 N a C l 溶液)
D. K O H 溶液中混有 K 2 C O 3 (适量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氯( C l O 2 )是消毒剂.可用氯酸钠( N a C l O 3 )和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 2 N a C l O 3 + 4 H C l = 2 C l O 2 + C l 2 + 2 X + 2 N a C l :,请推断的化学式为(

A. H C l O B. N a O H C. H 2 O D. H C l O 3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 ℃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 18
D.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