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
年代 |
商办 |
外国人办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
第一时期 1872~1894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笫二时期 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136 |
103153 |
4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该思想的意义在于
A.准确定位人的主观能动性 | B.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 |
C.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D.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
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 |
C.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 | D.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 |
1849年雨果在万国和平大会上提出一个名词“欧罗巴合众国”,并预言:“炮弹和炸弹将让位于选票,各民族将普遍使用表决权,一个伟大的拥有主权的立法机构将实行其真正的仲裁。这个机构之于欧洲,就像英国国会之于英国、德意志联邦议会之于德国、法兰西制宪会议之于法国一样。”雨果对欧洲未来的设想是
A.以和平民主方式建立主权国家 | B.和平民主基础上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 |
C.英德法三国主导的欧洲主权国家联盟 | D.欧洲各国议会共同决定欧洲内部事务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
C.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方向 |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
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
C.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 D.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