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进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查阅资料做了如下笔记(见下表)。通过对该笔记的分析,他对申新公司和民族工业得出了一些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申新纺织公司的变迁:民国4年,从英国进口36台纱机,采用股份公司形式的“上海申新纺织厂”(即申新一厂)开工。民国8年利润达到100万元。
民国10年在上海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三新财团”),构成荣家资本集团。三新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据民国21年统计,申新纺织公司共有9家厂,占全国民族资本(东北除外)纺锭、布机总数的19.9%和28.1%。
抗日战争期间,除汉口分厂内迁重庆、宝鸡外,余均被日军侵占。
抗战胜利后,申新原有各厂规模均未恢复至战前水平。
1951~1955年,各地申新纱厂相继实现公私合营。

A.公司创办时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B.公司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C.公私合营后公司的性质发生巨变
D.国际因素对民族工业发展影响较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发生在西线战场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及其残酷,这一战德军比法军伤亡更大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萨拉热窝事件后,尽管塞尔维亚满足了奥匈帝国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但奥匈帝国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这说明

A.奥匈帝国难解心头之恨 B.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无法调和
C.奥匈帝国以强凌弱、欺人太甚 D.德奥集团发动世界大战的要求十分迫切

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⑤第一次世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2000 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同家的元首和政府行脑出席此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关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说明
①世界和平力量增长超过战争力量增长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 ③美国仍操纵联合国④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