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
C.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方面,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活字印刷、火药 |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
C.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 D.纸、火药、司南、活字印刷 |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 B.“工、商皆民生之本” |
C.“存天理,灭人欲” |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福州格致中学校名取 “格物致知”之意。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 | 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 |
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 |
古代中国“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言必称三代”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
B.“子曰诗云”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绵长 |
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
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