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产生。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
| 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
|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
梭伦语:“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
| A.民主原则 | B.公平原则 | C.财产原则 | D.中庸原则 |
德拉古立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
| A.回避了社会主要矛盾 | B.采用严刑峻法 |
|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专权 | D.目的是建立僭主政治 |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
|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
|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美国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描绘了未来社会人与电脑网络世界斗争、进行第六次复兴之战的情景。这表明
| A.电脑帮助人类实现智能的延伸 | B.高科技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
| C.人们对高新科技发展产生疑虑 | D.计算机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