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一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一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一一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 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2) 材料三、四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相对比有何发展 ? 说明了什么问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的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十年偿清。接着又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以按人口分配给农民。7月,又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三 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者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北军的胜利,确保了工业化大局。———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指的是什么概括它对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采取的措施对法国后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北军的胜利”为何“确保了(美国)工业化大局” ?(4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一个国家工业化应具备的主要条件。(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主张。(至少每位列出一条)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
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2)结合具体史实,你如何理解美国宪法 “将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外国法制史》
(3) 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
材料四孙中山将在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他说:“我们推翻满洲
政府……从颠覆君主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材料解析题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1)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线路1、线路2的开辟者分别是谁?(2分)他们的活动给欧洲和亚非美洲分别带来什么重大影响?(4分)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2分)
(2)18-19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的说法:“Steam叔叔是英国人” (Steam此处既是人名又是蒸汽机的意思)。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8分) 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又有何影响?(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新的重大发明应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3)1929年从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客观上说明了什么?(2分) 为解决此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主要在哪些方面采取了重大措施?有何历史影响?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2分)
材料五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六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在思想上我们是如何纠正这一错误的?
阅读材料:(8分)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
(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