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题。

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           ( )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 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

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 )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下列关于道路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干线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大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乡村
B.干线道路服务于大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乡村,联络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
C.干线道路服务于大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乡村
D.干线道路服务于乡村,集散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大城市

下列关于道路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干线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集散道路侧重于快速,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
B.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可达性,联络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
C.干线道路侧重于可达性,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快速
D.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大圆表示以极点为中心的50° N纬线圈,其被E、M、P、F、Q、N等分,弧MN为晨昏线,E点的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此刻,理论上全球两个日期所占面积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日.P地日出时所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A.4:00 B.12: 00
C.16:00 D.20:00

下列有关E、M、P、F、Q、N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A.N地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B.Q地气温年较差小于E地
C.M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D.E、P气候类型相同

图AB、CD两线相交于O点,<AOC小于45 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中O为北极点,OB为晨线,且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那么OD线可能为()

A.0 º B.45 º W C.45 º E D.120 º E

若图中AOC为地球某日期范围,且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则OD线可能为()

A.30 º W B.30 º E C.150 º E D.180 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铁路PQ建设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气候干燥,沙尘飞扬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港口外运货物主要为木材
B.L河河口及其附近海域7月份盐度最低
C.图1所示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Q地所在国家铜矿资源丰富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降水量的月份变化曲线,符合上图中Q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岩土给水度是指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的水的体积占岩土总体积(包括所含水)的百分比,岩土持水度是指岩土中经重力排水后所含水的体积占岩土总体积(包括所含水)的百分比,读“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三者关系为()

A.前者大于后两者之和 B.前者等于后两者之和
C.前者小于后两者之和 D.三者没有直接关系

从图中可以得出()

A.岩土颗粒越大,孔隙度越大 B.岩土颗粒越大,给水度越大
C.岩土颗粒越大,给水度越小 D.岩土颗粒越大,持水度越小

降水量和强度以及植被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潜水最丰富的土壤类型是()

A.细沙质土壤 B.中砂质土壤 C.粗砂质土壤 D.细砾质土壤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