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重庆市某郊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材料二: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并于2010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图2为“重庆市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b表示氮氧化物,c表示二氧化硫。

根据材料一的图文资料说明重庆市该郊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污染

解决重庆市该郊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年来重庆主城区a污染物排放比例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能源结构优化
②私家车迅猛增长
③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⑤部分工厂引进环保生产工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地面气温a点<b点 B.近地面气压a点>b点
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D.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下图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不正确的是

读某地地形图,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2题。
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C.低伟度、低海拔地区 D.低伟度、高海拔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