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3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1∶6 | B.1∶3 | C.1∶2 | D.1∶1 |
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
C.O2浓度最高、最低处分别是①、② |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ATP的生成 | B.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 C.mRNA的合成 | D.H2O的生成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