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我国怎样才能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圆技术工人的构成
技术工人结构 |
初级技工 |
中级技工 |
高级技工 |
比例(%) |
60 |
36 |
4 |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材料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0年中国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超过2400万人,但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尚有l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与此同时,自2004牟以来,用工荒日益严峻,2010年的情势,似乎叉显得格外严重,珠三角缺工的人数已从当年的15万激增到了200万。青岛一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结果重赏之下却难觅“勇夫”;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个项目工程,日工资150元招高级焊工,竞无人揭榜……。
材料三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强调,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3)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劳动的政治学依据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30年来,深圳抓住五大历史机遇,创造了财富传奇。
材料一
年代 |
机遇 |
1980 |
深圳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努力就有机会获得成功,改变自已的命运。 |
1992 |
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并因此引发一轮以政府官员、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导的下海潮。形成了名扬中外的深圳“中生代企业家”群体。 |
1997 |
香港回归,深圳吸引了众多香港、羡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深圳发展。 |
1999 |
从1999年开始,深圳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高新技长成果交易会,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此为标志,知识经济汇入深圳发展的历史洪流,一批“新生代企业家”横空出世。 |
2004 |
中小板块启动,深圳在经历了“生产为王”和“营销为王”的时代,走进“资本为王”的时代。民营企业家真正跃上了资本市场的大舞台。 |
材料二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区经济实力显著糟强,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铃调发展任务艰巨……特区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发展问题的缩影。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提供新的示范和借鉴,这是经济特区的新使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说明深圳取得奇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说明经济特区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完成新使命。
(30分)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简称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发表了《领导人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至少5%以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在G20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强调要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推动世界银行增加发展资源、增强减贫和发展职能,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先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支持;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2009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材料一表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G20金融峰会是如何趋利避害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主张“推动平衡发展”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党坚持上述做法的理由。
(22分)某校高二(2)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就“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果现在你是该班的被邀对象,请你依据下列情境探究三个问题:
情境一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2008年12月5日,国家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提出数百条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问题。
情境二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加强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作出十多条决定。
(1)有人说,政府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就能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材料一 2010年6月25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闭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开展了深入讨论,集中建言“十二五"发展大计,富有真知灼见。这次常委会议后,人民政协还要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材料二 2010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集中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建议》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环境保护与关注民生这个重点。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将由国务院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2011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5分)
(2)材料二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