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
| 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 B.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
| 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
|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 |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
| A.社会主义力量的严重挫折是必然的规律性现象 |
| B.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
|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
|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严重挫折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
2009年7月5日,分裂祖国的疆独分子热比娅策划了乌鲁术齐“7·5”暴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是,有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却把热比妞作为民旅英雄大加褒扬。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 )
|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 |
| B.西方国家以民族等各种借口压制发展中国家 |
| C.发达国家敌视广大发展中国家 |
| D.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激化 |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
|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
|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
|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
|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
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 |
| 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
| 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 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