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他在铁盘里铺上湿土,以中线为界,营造成出 明暗两种环境。将20只鼠妇分成两组,分别同时放人铁盘两侧的中央,静置两分钟后,进行统计。
(2)他统计得出的结果是:明亮一侧有10只,黑暗一侧有10只。据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李阳认为小D的这个结论不科学,建议他作如下改进:
两组鼠妇个体大小尽量接近;每小组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将实验重复多次。
该同学应该采纳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D采纳了李阳的合理建议,改进了实验方案后,得出的实验结果是:明亮一侧4.8只,黑暗一侧15.2只,根据这个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可能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光,还有_____________。
(5)试验做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存活时间的影响。他们把实验数据绘成图示曲线。请回答:
⑴从曲线图可知,在鱼缸中滴入的烟草浸出液越多,则金鱼存活的时间 。实验结果对我们青少年的启发是;
⑵小明实验前,应准备个鱼缸,贴上标签,有一个鱼缸中(填“不滴”或“少滴”)浸出液,用来作对照,每个鱼缸中放入金鱼的数量应 。
科学探究:李强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瓶。
(2)①③④瓶中种子未萌发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因此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消化。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号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 2号试管,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试管 |
加入物质(各2毫升)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加碘后的现象 |
① |
淀粉+唾液 |
0℃ |
10分钟 |
碘液 |
|
② |
淀粉+唾液 |
80℃ |
10分钟 |
碘液 |
|
③ |
淀粉+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④ |
淀粉+清水 |
37℃ |
10分钟 |
碘液 |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第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适宜的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