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时期 | C.戈尔巴乔夫时期 | D.普京时期 |
“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的近代思想家是
| A.朱执信 | B.梁启超 | C.李大钊 | D.陈独秀 |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
| A.商鞅的经济政策 | B.孟子的民本思想 |
| 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 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
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年代 |
人口(亿) |
耕地(亿亩) |
人均耕地(亩/ 人) |
| 1650 |
1.00-1.50 |
6.00 |
6.00-4.00 |
| 1750 |
2.00-2.50 |
9.00 |
4.50-3.60 |
| 1850 |
4.10 |
12.10 |
2.95 |
①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
④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下列人物中,其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李斯 | B.王羲之 | C.李白 | D.王维 |
《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
| C.人应该无私无欲 |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