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lO月11日,李克强副总理会见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李克强表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欧洲的绿色发展和扩大就业,双方是互有需求、互补双赢的关系。贸易保护是“死胡同”,协商合作才是共赢的大趋势。韦斯特韦勒表示德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愿继续推动欧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欧中贸易争端。
材料二 2012年10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在看似冠冕堂皇的指控背后,隐藏着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打着“威胁国家安全”的旗号,阻碍中国企业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从而遏制中国崛起。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这一有碍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背离事实、满纸偏执的报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膨胀,是杯弓蛇影的自我惊扰,同时也暴露了美国这个“法治至上”国家大搞“有罪推定”的丑态。
(1)联系材料一,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简述“贸易保护是‘死胡同”’观点的合理性。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应怎样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3)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美众院的做法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产生影响,但中美经贸关系仍然会向前发展。请你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高水准的品牌更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效。宝马、奔驰、西门子为?德国制造?赢得了美誉, LV、爱马仕、香奈儿让人想起法国的时尚浪漫……品牌的背后是实力,深处是文化。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文化对品牌的支撑。
品牌一般均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格,每一个中国品牌自身都承载着一个中国故事。但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习惯,使中国品牌的故事很难传达到位,在国外站得住、叫得响、铺得开的中国品牌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用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应充分吸纳国外文化的特色元素并与之融合,努力创造出为他国民众喜爱的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感的品牌文化。
结合上述材料,请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品牌的故事为什么还很难传达到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促进就业。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材料二:某市政府自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引发众多关注,文章的作者是四川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木苦依伍木。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大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为进一步促进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凉山州《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立足州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创新;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1)结合材料,分析促进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2)如果要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给木苦依伍木写一封信,请写出要点(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材料一: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定餐订票、预定酒店、投资理财、网上挂号等,这就是“互联网+”。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运用、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治理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材料三: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这就是“互联网+工业”;政府与互联网合作,将交通、医疗、社保等一系列政府服务接入微信,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这就是“互联网+政务”;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互联网+社会治理”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