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
燃烧匙中点燃的固体药品的名称是 ;
(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 ,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
【实验二讨论】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 (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友情提示:并注明是哪种方法)。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
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上层清液呈现________色 |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___ |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将你所学过的有关酸的性质与用途归纳整理,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不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冒气泡的是________;有浅绿色溶液出现的是________;有黄色溶液出现的是________;有蓝色溶液出现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至少答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答2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某化学小组探究的过程.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呢?
[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
[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
[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1)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原猜想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可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1)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曲线如图。
根据上图信息可知,该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2)探究温度及催化剂质量的影响。请补填实验V中的数据。
实验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及浓度 |
实验Ⅲ |
50℃ |
1g二氧化锰 |
10g,3% |
实验Ⅳ |
25℃ |
2g二氧化锰 |
10g,3% |
实验Ⅴ |
10g,3% |
(3)溶液酸碱性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也有影响。
①分析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资料表明:过氧化钡()与硫酸(
)溶液反应可用来制取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硫酸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除去硫酸钡沉淀的实验操作是;根据①中结论可知,利用上述反应制取
时,所加硫酸的量应(填“少量”或“过量”)。
(1)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10min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试剂 |
前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
|
不同纯度的锌 |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
||
a |
纯锌 |
30 mL 30 % |
564.3 |
b |
含杂质的锌 |
30 mL 30 % |
634.7 |
c |
纯锌 |
30 mL 20 % |
449.3 |
d |
纯锌 |
40 mL 30 % |
602.8 |
①比较实验a和实验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和实验(填编号)。
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2)利用锌皮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并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
制取氢气的实验操作有:
a.收集气体;
b.向锥形瓶里装锌皮;
c.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d.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硫酸;
e.装配仪器。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3)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已知该锌皮中含有少量杂质铁,将该锌皮放入如下图所示的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
|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
锌皮质量 |
|
342.2g |
15.8g |
357.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