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1888—1920)描述了一场战争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情景:“没有人知道俄国是怎样度过那个冬天的,……外省的谷物储备足以养活全国……但却没法运输,彼得格勒一连几星期没有面包……在莫斯科一连好几星期没有一条街有电灯。”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
A.外国军队包围封锁,苏联军民坚壁清野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
C.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进攻社会主义国家 |
D.苏维埃政权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 B.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
C.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
《商君书》记载:“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根据材料判断,作者认为
①应保护小农经济 ②要重视工商业 ③要关注社会公平 ④应倡导“重义轻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账,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
C.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D.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