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号令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这次玉树抗震救灾难度之大、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在灾难救援史上是罕见的。然而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志愿者同灾区干部群众一道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精神,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力推动了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有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 目前,玉树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正在科学有序地推进,灾区人民正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顽强奋斗,重建家园,迎接美好的明天。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法国总统希拉克于2004年10月8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时说,“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1)分析“和而不同”所包含的合理的辩证法思想。
(2)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和而不同”进行评价。
(3)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们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宣言分析了当前危机的根源,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材料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合作的原因。
(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我国疆域辽阔,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特点各异、差异明显。以分区推进的政策思路,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分区推进政策思路是正确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如果中国经济能继续腾飞,将有助于为世界经济保驾护航。”中国的高速发展及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自身,更属于整个世界。
(1)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条件下,我国应该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请用《生活与哲学》中联系的观点,谈一谈你对“中国的高速发展及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自身,更属于整个世界”的理解。
材料一:根据“南拓、东进、西联、北优、中调”的战略思路,今年6月,《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迅速出台,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总部经济集聚区、广州空港—海港经济区、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广州核心区等十大载体建设,据了解,广州对企业一般按三类来引进,不同的类别,引进的重点亦不一样,“这与“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广州服务”转型可谓不谋而合。”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一直是一座以包容和理性而引人注目的城市。最可敬的是,它没有像有的地方那样,不惜以环境代价换来暂时的经济腾飞,一朝醒来发现“有命赚钱,没命花钱”,而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重,努力构建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市民享有充分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的城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州“南拓、东进、西联、北优、中调”的战略思路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有命赚钱,没命花钱”违背了辩证法的那些道理?
(3)广州对企业的引进分类与“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广州服务”转型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那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