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宣言分析了当前危机的根源,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材料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合作的原因。
(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推动交流合作,开展协商谈判,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维护骨肉情谊,凝聚同胞心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我们期待双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运用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经济学常识】
2015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维持2014年水平不变。这是我国稻谷收购价格自2008年以来,首次未作上调。发改委表示,制定这一收购价格,综合考虑了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最低收购价政策始于2004年,国家规定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以最低价进行收购,稳定市场价格。
运用有关经济学常识简要回答:发改委为什么要对稻谷规定最低收购价格。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次预算法的修订除了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外,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预算法修改历程
时间 |
事件 |
1994年 |
我国现行预算法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 |
1995年1月1日 |
预算法正式实施 |
2004年 |
我国启动预算法修订 |
2011年11月 |
国务院第18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于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初审 |
2012年6月 |
预算法草案迎来二审 |
2014年4月 |
预算法草案迎来三审 |
材料二:敢不敢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拿自己开刀,是衡量真假改革者的试金石。这次财政预算计划的制定在“向自己开刀”上作了很好的示范。如果说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观念禁区的勇气,那么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碍的勇气。享受特权的人,有没有勇气让渡不正当利益?有腐败机会的人,会不会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人民才有福气,国家需要有勇气有智慧的改革者引领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预算法的修订如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方法论,分析材料二观点的正确性。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在于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
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