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洋葱是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材料。请回答:
(1)能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________。
(2)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这个实验中制片时要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A图是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视野内的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细胞所处的细胞期是___________,该图中共有染色体___个,DNA分子____个,染色单体___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若突然停止光照,则这一过程中C3的量将如何变化?C3:_______(增加或减少)。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A、B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9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速度增加的是(甲或乙)试管。

人的红细胞内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Fe2+的蛋白质,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血红蛋白,此外研究发现成熟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左右。请回答:
(1)血红蛋白含Fe2+,说明无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2)血红蛋白与氧气易结合,也易分离,体现了蛋白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如果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速率,请据图回答:

红细胞吸收氧气可用______(a或b)图表示,其吸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中填数字序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写出其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0.2 mo1· L-1,若将该细胞置于0.3 mo1· L-1的蔗糖液中,片刻后,将会出现_________与[  ] ____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3)在该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填文字)。
(4)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________。
(5)能形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几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实验步骤:
a.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成甲、乙两组;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结果及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