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三瓶煤油中都各自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为R1,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为R2,烧瓶C中的金属丝是锰铜合金丝,电阻为R3,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 这三个烧瓶中电阻R1、R2和R3阻值应该 ,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 。(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 闭合开关后,小明和小红发现C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最快,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较快,A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最慢。则阻值最大的电阻是 。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
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
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
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1)(2)两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第27题图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6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第26题图
于;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5)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填“实”或“虚”)像。
(6)若在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如保持烧瓶相同、环境相同、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
t/分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T1/℃ |
80 |
64 |
56 |
50 |
41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 |
T2/℃ |
80 |
56 |
43 |
32 |
28 |
… |
20 |
20 |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