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③② |
化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产生 |
B.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 |
C.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nm之间 |
D.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出海水中的溴 |
可逆反应①X(g)+2Y(g)2Z(g)、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达平衡(Ⅰ)时,X的转化率为![]() |
C.达平衡(Ⅰ)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0∶11 |
D.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
某弱酸的酸式盐有NaH2XO4和Na2HXO4,其中NaH2XO4溶液呈酸性,Na2HXO4溶液呈碱性。50℃时,浓度均为0.1mol·L-1NaH2XO4溶液和Na2HXO4溶液中均存在的关系是
A.c(H+)·c(OH-) > 1×10-14 |
B.c(Na+)+ c(H+)=c(H2XO4-)+ c(OH-)+ 2c(HXO42-)+ 3c(XO43-) |
C.c(H+) + 2c(H3XO4) + c(H2XO4-) = c(XO43-) + c(OH-) |
D.c(H+) + c(H3XO4)=c(HXO42-)+ 2c(XO43-)+ c(OH-) |
下列实验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的异常情况 |
原因分析 |
A |
制备Fe(OH)2 |
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
可能原料中的Fe2+被氧化或未隔绝空气 |
B |
蒸发结晶 |
蒸发皿破裂 |
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或蒸发到剩少量液体时继续加热 |
C |
分离水和CCl4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下层液体难以流出 |
没有装漏斗上塞子拔掉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
D |
点燃法除去CO2中的CO杂质 |
无法点燃 |
CO的着火点较高 |
下列四个图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表示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 △H=+183 kJ/mol |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4A(g)+3B(g)![]() |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
D.④表示10 mL 0.1 mol/L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l mol/L 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