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B.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
C.较高的工资水平促使英国采用机器生产
D.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这表明美国政治体制中( )

A.保障人民主权建立共和体制 B.联邦政府加强了各州的自主权
C.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D.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这句话旨在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农民的狭隘性 B.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
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D.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