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是一个固定值 |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等于几 |
| C.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 D.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卢梭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洛克的主张不同的是()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
|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
| B.信仰是否必要 |
|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
|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
|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