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颢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你认为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A.非洲的饰物 | B.美洲的纺织品 |
C.印度的香料 | D.澳洲的工艺品 |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①商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