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1mol H2O(g)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 H2O(g),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6mol大于0.4mol | B.等于1mol |
C.大于0.6mol,小于1mol | D.大于1mol |
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
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 |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 |
已知反应mX(g)+nY(g)qZ(g)+pW(s)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通入氦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增加X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
D.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S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Ca2+、Br-、Cl- |
B.NH3·H2O、SO32-、K+、Na+ |
C.Fe2+、Na+、K+、NO3- |
D.Na+、Mg2+、Cl-、ClO- |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实验的方法、装置或操作都正确的是
A.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可使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
B.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可使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
C.实验室制氨气,如图丙所示 |
D.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
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可以作为储存氢气的优良容器,其单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
B.纳米碳管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
C.纳米碳管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
D.0.12g纳米碳管中含有6.02×l022个碳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