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C.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
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
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 |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 |
C.对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 |
D.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