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明刚买了一支文具盒,回家后发现太小了。于是他马上来到商店,想调换一支大一些的。接待他的还是刚才那位40多岁的女营业员。假如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和营业员说话?把说话的内容写出来,要简明、得体。
一位顾客去饭店吃饭他发现有盘菜索然无味,似乎是厨师忘了加佐料。于是,他叫来了服务员,气愤地向他嚷嚷:“怎么搞的?这盘菜不香、不咸、不甜、不酸!”服务员微笑着回答:“您的意思是说,这盘菜味道正适中,多谢您的夸奖!”这位顾客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务员显然误解了顾客的意思,服务员怎么会误解呢?谈谈你的理解。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苏联 |
德国 |
南斯拉夫 |
意大利 |
军人死亡数 |
28,000,000 |
1,850,000 |
13,700,000 |
3,500,000 |
300,000 |
77,500 |
平民死亡数 |
30,000,000 |
672,000 |
13,000,000 |
1,600,000 |
1,200,000 |
153,000 |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
②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阳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本页上右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请用正楷字体在下页左图“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
专题
我国南方多梅雨,《辞海》对“梅雨”的解释是:“常指初夏产生在中国江淮流域以及韩国、日本中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值梅子黄熟,故名。”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指农历三月)。”杜甫在南京的《梅雨》诗说:“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是当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读读上面的诗句,你从中发现什么物候规律?除课文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物候方面的诗句,请写一句诗词并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