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小虾的保鲜方法。请回答:

组别
鲜虾数
包装
存放位置
时间
颜色
A组
10只
保鲜膜
冰箱
二天
保持原样
B组
10只
保鲜膜
室内
二天
有异味、变成白色

(1)A组的保存方法是           
(2)B组鲜虾变质了,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                    
(3)A、B两组实验相互形成        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5)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想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每空2分)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
⑴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⑵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⑶每天同时向A、B、C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⑷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在实验步骤⑴、⑵、⑶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
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
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

实验探究题
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问题:
(1)实验1、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行为。
(2)实验4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行为。
(3)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行为。
(4)在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动物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行为。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2)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每空2分,共8分)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_。观察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________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
(4)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