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手持技术又称掌上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成
的定量采集各种常见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某研究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获得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且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Ⅲ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 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为 (填计算式)。
④上述测得P的质量比实际分解质量要小,原因是 。
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Ca,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1)Ca原子结构示意图。
(2)Ca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沸点比A与形成的化合物E的沸点(填高或低),用电子式表示D的形成过程。
(3)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M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应,生成224ml H2(标准状况),再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最多能得到CaCO3g.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L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2)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4)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该族2--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kJ·mol-1 b.+29.7 kJ·mol-1
c.-20.6 kJ·mol-1 d.-241.8 kJ·mol-1
(5)工业上常用电解M2L3的方法来制取M单质。当制得54克M单质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mol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
Y |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
Z |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
W |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1)Y的元素符号是 。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 个σ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键长较长的是 。
(3)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4)处理含XO、Y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Y。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Y、Z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2+,C-离子都由1~18号中某些元素组成。A+离子中键角为109°28',B2+离子中没有化学键。C-离子中有9个质子,具直线型结构。已知A+,B2+,C-均有10个电子。试回答
(1)写出离子符号:A+______,B2+______,C-______。
(2)下列微粒:Ca2+,Ag+,质子,中子,哪些最易与C-结合为挥发性稳定化合物______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前三周期。A元素不与B、C、D三种元素同周期,且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之称,E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过程中涉及到A、B、C、D、E元素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BD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A3D+离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B、C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键角的大小关系为B_____C(填“>、= 或 <”)。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_______区元素,该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且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小
B.M和N分子中的B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
D.BA4为最简单的有机物
(4)某离子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CA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R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5)在浓的E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 ,组成为ECl3·6H2O的绿色晶体,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