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
|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
|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
|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 C.卢梭 | D.康德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
|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
|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
|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