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体现是( )
|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
|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与上述材料表达的精神相似的思想家有可能是
| A.朱熹 | B.苏格拉底 | C.黄宗羲 | D.康德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
| A.唯物史观 | B.文明史观 | C.全球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日本人由于学习西方的需要用汉字翻译了不胜枚举的西方词汇,那么同样受着西方列强压迫、同样渴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的中国难道没有尝试过翻译过吗?为何中国人需要假用日本人所造的词汇呢?我们可以比较严译与日译,“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society” 日译“社会”,而严译 “群学”。该材料说明近代中国大量使用日译西方词汇的重要原因是
| A.日译西方词汇更接近西方词汇的原意 |
| B.近代日本翻译了更多的西方词汇 |
| C.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比中国先进 |
| D.日译西方词汇更通俗易懂 |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
|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 |
| 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
|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