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进行测量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电表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伏安法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现已选定滑动变阻器(阻值0~200 Ω),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另有如下备选器材:
A.电源(E=16 V,r=2 Ω) |
B.电源(E=3 V,r=0.5 Ω) |
C.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50 kΩ) |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 |
E.电流表(量程0~500 μA,内阻约500 Ω)
F.电流表(量程0~1 mA,内阻约250 Ω)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多用电表的读数____________;
(2)用伏安法测量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 _______;(请填写器材前的符号)
(3)请在下边的方框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用倾斜木板的方法平衡掉小车所受的阻力,为了检验木板的倾角是否达到了平衡掉阻力的效果,下列操作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将小车在木板上由静止释放,观察小车是否匀速下滑
B.将小车挂在橡皮筋上,用小车将橡皮筋拉长后由静止释放,观察小车是否匀速下滑
C.将小车连接好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启动打点计时器,用手给小车一个向下的初速度,观察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是否均匀
D.将小车挂好橡皮筋并连接好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用小车将橡皮筋拉长后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观察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是否均匀
(2)若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 v图,如图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W- v2图,如图乙所示,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题)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2)(多选题)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单选题)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
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是
的平衡力
B.、
的合力是
C.、
大小一定相等
D.和
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水平木板(包括定滑轮)、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图是某学生做该实验时小车即将释放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图中有4处错误,它们分别是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1)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从静止弹出,打点计时器在与小车连接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从纸带上的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
(1)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在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填表示计数点的字母);
(2)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数值是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利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不恰当的操作是。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
C.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后,再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重复几次 |
D.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对其进行测量 |
E.根据测量的结果,验证gh与v2是否相等
(2)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选最理想的纸带的要求是,若某小组打出一条纸带,测得前两个点间的距离为4.0mm,说明该小组操作过程存在错误,错误原因可能是。
(3)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测得的一条纸带,各点距O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各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B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B =。若B点和D点的速度vB、vD为已知量,要验证物体从B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则需满足关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4)由这条纸带还可以研究该重物下落过程的加速度,请写出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