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下车而封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后人称为“下车佳政”。由此可见,分封“杞、宋”两国()

A.扩大了西周的疆土 B.旨在表彰大臣功勋
C.维护了边疆的安定 D.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 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材料观点说明()

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 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

据记载,唐德宗建中二年规定:“给事中(唐代官职名)……分判省……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说明“给事中”的设立()

A.杜绝了皇帝权力滥用 B.削弱了丞相的决策权
C.有利于预防决策失误 D.实现了中央权力制衡

“科举制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材料主要说明了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
C.加强了中央政府执政力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