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以下的相关史料: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抗日战争 ③中共诞生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 )
A.①②④ | B.①④⑥ | C.①③ | D.②③⑤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 B.黄海海战 | C.反割台斗争 | D.天京保卫战 |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 ,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近代化 |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有()
①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③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④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