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 B.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充分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经济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B.封建君主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
C.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 D.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 |
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序较深 |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制度 |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
C.没有坚决地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 D.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A.社会经济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产生了中国近代工业 |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