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

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

A.深圳 B.珠海 C.浦东 D.海南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