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题。
柳                          咏 柳
李商隐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乱条犹未变初黄,
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              解把飞花蒙日月,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断肠:销魂。 
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后面两题。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词中哪句话与《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这首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文章开头引用王维的诗有什么用?
“巴山夜雨”这句话引用或化用了古典诗词,请写出原句、出处及作者。
答:原句:出处:
作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韩潮州愈①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贾岛因著名“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 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
(2)全诗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