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26分)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和开展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事业。2010年我国社会捐助总额约700亿元,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微博(微型博客)以其便捷性和广泛性,给力中国。年初西南大旱,某影视明星在她的微博上说,截至2010年3月29日晚上9点10分,关注她的粉丝有多少,她就按“一个粉丝一毛钱”来给灾区捐款。最后,关注她的粉丝有1308715人,她就为灾区捐出了13.1万元。
材料二 近年来,鹰潭市主动献爱心的人比以前多了,但还有很多人对慈善事业缺乏了解。另外,社会对慈善机构缺乏信任、慈善捐款使用不透明、捐款人的权责不明确等问题,也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材料三 一直接受爱心资助完成了学业的90后马小东不忘回报社会,可又没什么技术和工作经验,随父亲在鹰潭一建筑工地打工,水泥又卸不动。鹰潭一家公司准备招200名一线生产工人,马小东嫌工资低不想去,他想应聘去坐办公室,但又不能胜任。马小东很苦恼,希望作为同龄人的你能跟他谈谈。
(1)你如何看待该明星用微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一现象?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向鹰潭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请列出谈话要点,并指出相应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调要通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②过去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3%。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
材料一 “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挖掘文化元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某工艺品公司,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特色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濒临倒闭。2010年来,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教育的同时,创新经营理念,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文化与产品“嫁接”起来,结合百家姓、中国历史名著中的人物故事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工艺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该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前景一片光明。
(1)描述上图和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阐述该公司的成功对低端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启示。(3)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公司采取的举措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建议》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材料二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时代新概念。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1)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理由。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党为什么要坚持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采取十条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二、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严格限制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四、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材料三: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3)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从漫画中得到什么启示?
⑵我们怎样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