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路图,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估计为5Ω左右,电源使用两节干电池串联
(1)按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2)若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也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A或者B)
A、电流表接触不良或坏了 B、灯泡接触不良或坏了
(3)为了观察灯泡正常发光情况和测定其额定功率,操作时应注意手、眼协调动作: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注意观察 ;若调节到位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某实验小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的电路连接和操作都没有问题,但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的读数都不能达到2.5V。如果你在场,你会建议他们作哪方面的检查: 。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 x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1)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 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1.0 |
1.6 |
1.8 |
电流I/A |
0.3 2 |
0. 56 |
|
电阻R x/Ω |
3.13 |
3. 21 |
|
电阻的平均值R′ x/Ω |
(2)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
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 1和V 2的读数分别为U l和U 2,则电阻R x的阻值表达式为R x=__________________。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姜雪峰编制
②方案二:电路中R x≠R 0,将S接到a,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1;再将S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I 2;由I 1R 0= I 2R x可得R x=I 1R 0/I 2。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13
【湖北省黄冈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涂在手上的酒精比涂在手上的水干得快,壶中的水比壶中的食用油干得快……小明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此,小明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塑料板、电子手表、笔、温度相同的水、大豆油和酒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玻璃管上端附近画一标记线,并将下端竖直插入水中,直到管内水面到达标记线; |
B.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上端管口,将玻璃管从水中取出; |
C.将玻璃管移到塑料板上方,放开手指,让水滴在塑料板上并开始计时; |
D.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取出大豆油和酒精滴在塑料板上并计时; |
E.记录液滴变干所用的时间 t,得出结论。
①用玻璃管取液体,是利用_______的作用。
②该实验方案有不妥之处,请指出一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小明改进方案后,通过实验得到:相同条件下,t酒精<t水<t大豆油。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酒精蒸发快的原因可能是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缘于此,可以推断水的沸点应比大豆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宜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示数是____ ℃。
(3)实验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
【湖北省襄阳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