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大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 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我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问题;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4)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像.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o |
30o |
2 |
40o |
40o |
3 |
50o |
50o |
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C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
A1示数/A |
A2示数/A |
V1示数/V |
V2示数/V |
V示数/V |
1 |
0.4 |
0.4 |
4 |
8 |
12 |
2 |
0.6 |
0.6 |
6 |
6 |
12 |
3 |
0.8 |
0.8 |
8 |
4 |
12 |
请回答
(1)图电路是_________电路.
(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
(4)第三次实验中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
(5)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将________,V2示数将______.
在做“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张文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电路,R为定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部分实验记录数如下表,其中U=6V.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目的是。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较量程。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结论.
(4)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用5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张文同学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则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将6V(填“<、>或=”),此时应将P向移动,使电压表读数为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