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水中的可溶性钙盐转化为碳酸钙(水垢的主要成分)沉淀的过程。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们可以用 检验。请你写出用稀盐酸除去水垢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5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
(2)下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4)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上图2所示,加入的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20℃时,136g饱和食盐水,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7)60℃时,将60g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 ,根据该变化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 __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选择_____ ,选择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____ _ ____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___ __,原因是_ 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做___ ___,反应后,二氧化锰的 和 ___不改变,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_ __反应(填分解或者化合)。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_____ .
检验二氧化碳用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图中,用紫色石蕊试液制成的小花喷上水后,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为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5)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则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 __,收集装置为_ _ _。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要 ___。
(6)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按照①观察与问题②假设与预测③实验与事实④解释与结论⑤反思与评价⑥表达与交流的步骤进行的,在这些环节中,_(填序号)是中心环节。
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 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_ __。
上图乙图中铜片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要燃烧,需要_ _ __和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