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国家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实现分配的公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让“美丽中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 7%下降到2011年的44. 9%,而同期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0%~55%。
2008~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0.491
0. 490
0.481
0.477
0.474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在0.3~0.4属于相对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方案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历时九年,多易其稿,艰难出台。有专家指出,收入分配改革说到底是对现有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再调整,涉及区域之广、阶层之多、利益之复杂,都使其推行举步维艰。因此,要继续推进改革,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胆识。
(1)概述材料一和表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的价值取向。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镜头一 2010年9月17日至27日,《广州村落民俗风情展》在广州购书中心6楼举行,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一幕幕民间文化风情:消失的岭南水乡风情,黄埔五子朝王风俗,各乡村的龙船风俗,乡村十二节气风俗……
镜头二 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成了瓦砾与尘土;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年下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1)在现代社会,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有何现实意义?
(2)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如何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嬛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