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
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论述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8月4根据枣庄市委组织部、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财政局、枣庄市人事局、枣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枣庄市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志愿到基层工作;身体健康。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录用。
材料二:2009-6-2海南特区报,海南省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增强劳动者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材料三:2009年7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青海省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和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他指出,要认真研究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夯实组织基础。
(1)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运用经济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
(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年后上课的一天,某校高二(1)班开了一节主题是:“生命因奉献而崇高——新时期基层干部的楷模沈浩”的时事课。
新闻链接一:沈浩,男,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被小岗村农民用红手印留任两届。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让112户村民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发展生态旅游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6600元。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新闻链接二:2009年11月6日凌晨,沈浩同志与世长辞。组织追他认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沈浩的先进事迹,全国各地掀起学习沈浩热潮。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沈浩事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1)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请结合上述新闻链接,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

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联系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提出所包涵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2010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王兆国说,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修改后的选举法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王兆国说,选举法草案起草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握方向,扩大民主;二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三是积极稳妥,分类处理。……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部署,从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即着手研究选举法的修改,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组成调研组,先后到8个省(区、市)进行调研,并召开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座谈会,重点听取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问题的意见;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涉及的问题,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问:选举法草案起草工作遵循的原则和起草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