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论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 B.烧杯中有铁无铜 |
C.烧杯中铁、铜都有 | D.烧杯中铁、铜都无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它存在顺反异构 |
B.乙酸、苯酚、乙醇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
C.该有机物![]() |
D.甲苯的硝化反应能说明侧链对苯环的影响 |
下列说法正确的()
A.提纯粗苯甲酸的实验中,加热溶解后,除去不溶性杂质时应充分冷却后过滤 |
B.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能被氧化成另一种产物,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有3种 |
C.沸点比较:1,2,3-丙三醇 > 乙二醇 > 丙烷>乙醇 >乙烷 |
D.在碱性条件下,将0.1mol的CH3COO18C2H5完全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内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①中烧杯内中加入黄色的K3[Fe(CN)6]溶液,一段时间后看不到Fe电极附近有蓝色沉淀生成,该装置可看作金属的析氢腐蚀 |
B.装置②盐桥中的Cl—向硫酸铜溶液移动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流方向:b极 →a极 |
D.装置④中阳极反应:2 Cl——2e- = Cl2 ↑ |
已知2SO2(g)+O2(g) 2SO3 (g)△H =-a kJ·mol-1(a>0)。恒温恒容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出热量x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放出热量x="0.05" a |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2v (SO2)消耗=" v" (O2) 生成 |
C.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y kJ,则y < x |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小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 kJ· mol—1 |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4 kJ |
D.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