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铝及铝合金经过阳极氧化,铝表面能生成几十微米的较厚的氧化铝膜。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法对铝片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a.铝片的预处理,取出一定大小的铝片,依次用苯、酒精擦洗铝片的表面;
b.用水冲洗经有机物擦洗的铝片,浸入60~70 ℃的2 mol·L-1的NaOH溶液中,以除去原有的氧化膜,约1 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再用钼酸铵溶液处理以抑制电解生成的氧化铝被硫酸溶解;
c.阳极氧化,以铅为阴极,铝片为阳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按照如图连接电解装置,电解40 min后取出铝片,用水冲洗,放在水蒸气中封闭处理20~30 min,即可得到更加致密的氧化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苯和酒精擦拭铝片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片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导线→铅极,铝极→导线→电源正极
B.在电解过程中,H向阳极移动,向阴极移动
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基本不变
D.电解时,铝片为阳极,被氧化

Ⅱ.另一小组针对铝表面保护膜的保护作用展开了研究,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等)隔绝,对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但铝制容器仍不能长期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究其原因,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探究其中的原因。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
 
 
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1.0 mol·L-1的盐酸2 mL
30秒时开始有少量气泡,然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最后铝片消失
2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0.5 mol·L-1的硫酸2 mL
55秒时开始有少量气泡,然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最后铝片消失
3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稀溶液
3分钟左右表面产生少量气泡,且铝表面析出一些红色固体
4
取一小片铝片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稀溶液
一直没有明显的变化

你认为实验1、2中盐酸和硫酸的浓度分别为1.0 mol·L-1、0.5 mol·L-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该实验现象,你认为铝制容器不能长期盛放和腌制咸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机物A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1)A分子的质谱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0,则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
(3)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锋,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0.1mol A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L。
(5)A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得到一种聚酯,用于制造手术缝合线,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其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Y→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以转化为有机物B、C、D和E;C又可以转化为B、A。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阶段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

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环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FeCl3溶液②溴水③KMnO4溶液④金属钠其中所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完成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其中A管接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口,B管接________口,C管接________________中。
(2)丙同学查资料发现乙酸有挥发性,于是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__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使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加完善。
(3)完成装置中反应方程式(Ⅰ)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Ⅲ)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