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1995年10月国内某报刊报道,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质偏碱性。下列有关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①“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②“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③“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④“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A.①④ B.②④
C.③ D.均不正确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某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为,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
C.过氧化氢电子式:
D.互为同位素

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a+m-n
A.②③④B.①②④C.④⑤⑥D.②⑤⑥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辛,甲+丙=戊+辛;常温下0.1 mol·L-1丁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