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聪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根据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对话,可以判断小明所看到是      像,这个像     (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2)他们确定了像的位置后,小聪拿出一只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离板后面移动观察到了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                                  。
(3)他们开始实验时,把玻璃板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摆放的要求是                 ,否则会出现的问题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   

(2)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 1 F 2 F 3 F 4 。由图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F =   

(3)以下选项中若   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

A . F 1 - F 2 = F 3 - F 4

B.

B . F 1 - F 3 = F 4 - F 2

C.

C . F 3 - F 2 = F 1 - F 4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A B 、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 A 的示数逐渐    B 的示数逐渐   ,且 A B 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5)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   (多选)

A.

A . 测力计 A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

B . 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

C . 能同步观察测力计 A B 示数的变化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3 V ,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10 Ω ,滑动变阻器 R ' 的最大阻值为 20 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 B 端的目的是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表。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 I - U 图像。

序号

1

2

3

4

5

电压 U / V

1.2

2.0

2.2

2.4

2.8

电流 I / A

0.12

0.20

0.22

0.24

0.28

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 5 Ω 10 Ω 15 Ω 20 Ω 25 Ω 的电阻。将 10 Ω 的电阻换成 15 Ω 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 1 . 5 V 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换用 25 Ω 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1 . 5 V ,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选填"过大"或"过小" )

如图1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选填" EF "或" GH " ) 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3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 / 个)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 / 个)

1

2

3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

现准备自制一个最大阻值为 R m 的滑动变阻器,要购买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需提前借助实验得知所用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有:一段长为 l 0 的电阻丝样品(阻值在 2 ~ 3 Ω 之间,两端留有接线头),电压约为 12 V 的电源(电源电压不变),阻值为 5 Ω 的定值电阻 R 0 ,一个量程为 0 ~ 0 . 6 A 的电流表,一个量程为 0 ~ 15 V 的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合理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出制作变阻器的电阻丝长度 L 。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用“”表示);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电阻丝长度 L 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若使如图1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

(2)实验时,在已调平衡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次数

动力 F 1 / N

动力臂 l 1 / cm

阻力 F 2 / N

阻力臂 l 2 / cm

1

1.0

15.0

1.5

10.0

2

1.0

20.0

2.0

10.0

3

2.0

15.0

3.0

10.0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又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在杠杆水平平衡时:

①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50 g ,则此次实验中阻力 F 2 大小为    N ,阻力臂 l 2    cm ( g 10 N / kg )

②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 F 1 的力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